蒋志莺: 致南审学子

发布者:校友会发布时间:2011-12-28浏览次数:1898

 致南审学子

我叫蒋志莺,是2004届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审计学院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成长,最珍贵的日子,当然其间也不乏有一些小迷惘,小挫折。受校友会之邀,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希望能对学弟学妹的成长有些帮助。

刚刚入校时和许多同学轮上学生会换届选举,我被选为学生会副主席,有些意外,当然也很兴奋。可是过了没多久就发现,这是个苦差事,因为下面的部长都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不好意思去差遣,很多事就都要亲力亲为了一样,还是有些小失落的,毕竟高出了一本分数线一截,但是这种状态很快就调整过来了,然后就轰轰烈烈地投入到了社团活动中。大一上半学期,我担任的是班级团支书兼文艺部干事。下半学期,正好。记得那时候,一个晚上要去看三四个地方,文艺部的健美操排练,宣传部办的讲座还有体育部的排球比赛。部长说缺什么东西,我就说好,我去搞定。如果要说大学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这应该算一个吧。

第一,它培养了我的领导力(leadership)—外企很看重的能力。领导力不是让你去搞权术(playpolitics),去威逼利诱一些阻碍你完成目标的人。相反,领导力是去启发,激发别人的能动性,赋予你的跟随者力量(empower),带着他们一起去做好一件事情。宿舍的卫生评分一直很差,作为舍长,你怎么扭转这个情势?不仅要改变一时,还要一直持续下去。这看来是个小事,但事实上却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你要用很温和的方法,去改变某些人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的坏习惯。其实,不仅在外企,任何一个想要在事业上成功,生活上幸福的人,都必须要具备领导力。在一个公司或是政府部门工作,你被升职了,你从管理链的最底端往上挪了一层。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又有新人来了最底端,代表你有了你的团队,你能不能和你的团队一起把工作做好?如果不能,你就永远呆在最下面的那几层。你和你女朋友为了无关要紧的事吵架,吵得越来越凶,你是想证明你赢,证明你是这个恋爱关系中的强势一方?你是要去赢你的女友还是要去操控这个局势?想着要赢的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双方都不让步,伤了感情。操控局势的人会冷静观察,发现问题所在,把这个恋爱关系引领到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向上去。

学生工作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让我学到如何有效安排时间。工作以后,你发现你有干不完的事情,结婚以后拖家带小的,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每个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时,不同的就是你怎么用这二十四小时。一个很有趣的段子说“有些人使事情发生了(Some people make things happen),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了(Some people watch things happen),有些人不解道‘发生什么了?’(Some people wonder what happened)”合理有效利用时间,不是要你快速地完成每件事情,而是要你学习有效投资你的时间和精力。你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很好,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好的人,最后常常什么都做不好。我在本科学习中,成绩也就是在班里十来名的样子,从来没有进过前5名。但是,我的外语成绩一直很好,四级90几分过的,雅斯也是7.5分。盛晓白老师的网络经济学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一门,我好好学了。毕业论文,我也花了力气做,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工作,忙忙碌碌,写到简历上也不一定有决定性的作用,各个单位的招聘侧重不一样。但是,我现在回过头来想,这段经历绝对是受益匪浅的。从事什么样的学生工作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给你提供的平台,投资总会有回报的。

其次,我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几位帮助过我的老师。一个是当时管理学生工作的任志诚老师,敬佩他启用新人的魄力。另一个是英语系的秦秋老师。现在,我也开始给本科生上课了,每次想偷偷小懒的时候,就想起了她,我们那时课上还有睡觉、发短信的学生呢,她从来不给我们放水。还有一个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盛晓白老师,他应该是第一个启发我学术热情的人吧,或许他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学生的存在,但我想这就是作为老师有意义地方,一群通过改变别人的脑袋来改变世界的人。

我知道现在最困扰我们在校大学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本科毕业后的路怎么走,面临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我选择了考研出国读书,有人问我当时怎么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随便走。开玩笑的,我这么说是因为不管你是从商,从政还是做学术,只要是为了生活奔波,就没有不辛苦的。为什么呢?因为竞争,因为资源稀缺。做生意的抢客户,从政的越往上位置越少,搞学术的,每年国际一流刊物,就只登那么几篇。所以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好好审视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讲讲出国读书这一条吧。我出国的时候,国外回来的文凭还能忽悠一下,找到一份比较像样的工作。现在,随着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光凭海归一点,几乎没有办法把自己和别人差异化。其实,在国外短短一年的硕士,我也不觉得能学到什么东西。

1)如果你能申请到好学校,英国帝国理工、Bath同类的学校,那可以考虑一去,因为回来的时候,当你申请大公司的工作时,至少你不会在简历那一关就过不去。

2)如果你想做学术的话。那最好是出国,因为现在学校的评估体系都在向北美靠拢,国内想要拿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话,也会有刊登国际刊物的压力。在国外,读博士只需要本科学历,研究生不是必需的。研究生更多是为出来工作,或者转专业,比如学工程的想找商科的工作的学生设置的。所以,如果你在申请国外读书时,可以同时试试申请博士。

3)关于留学的国家。欧洲,英国除了几所好学校,剑桥,牛津,帝国理工或者巴斯大学,其他的学校是不推荐了,因为中国留学生太多了,你在那里,估计说英语的机会也不大。所以,欧洲我会推荐荷兰(erasmus & Tilburg)比利时(鲁文大学),西班牙(IESE,法国(INSEAD,ESSEC,HEC),意大利(bocconi,这些学校都招国际学生,全英语教学,生活上可能有些不方便,但是再学个二外不是坏事情。欧洲的弊端就是,毕业了以后,由于政府保护主义抬头,外国学生很难申请到工作准证留下来,所以基本上你只能端个文凭回来了。美国,前100的学校,都应该去。但是申请的过程会难些,以前留下工作的人多些,这两年美国经济不好,可能会难找些,但是总体情况还是比欧洲好。亚洲,新加坡和香港。这两个地方还是值得考虑的,因为学校的质量都不错,尤其是香港科技大学,现在商科的学术排名在美国高校20名的样子,有些专业甚至去了前三。在这两个地方读书的好处就是毕业后工作好找些,然后有了国外的工作经验,回国可定是比光光的一张文凭有说服力。

如果,你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我,开阔眼界,领略不同的人文风光,讲一口纯正的英语,那我觉得欧洲和美国还是不错的选择。

对母校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嘛,首先,我要给师弟师妹们打气的是,不要觉得自己不是清华,北大,南大,人大毕业的,就底气不足。我当时隔壁宿舍的李晓燕,就申请到了全球排名第四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还有一个前两年去了麦肯锡,我自己在的博士项目里,见多了国内名校,甚至国际名校的毕业生,可是我没有觉得自己的成绩和他们有差异。耶鲁大学有个教授的研究表明,人除了有些才能,比如对颜色和形状的组合的感知,是后天不能获得的,其他才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通常在一个领域专注学习4-8年时间,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专家。所以,人都是差不多聪明的,我们的差异往往是由于品质上的差异造成的,比如说谦虚、宽容、冷静、坚持、顽强、诚实、自信。对于那些要毕业的同学,再过不久你们就要踏入社会大学了。在那里没有父母、老师的呵护,没有小心翼翼照顾你情绪的同学。挫折、不公和失败是无法避免的,可是每每遇到这样的境况,请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你本来就是个小人物,你没什么可输的,所以你有整个世界可以去赢(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the whole world to win!

      

04 届蒋志莺)